编者按: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汨罗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即日起,汨罗融媒体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汨罗实践”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汨罗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教育改革三件大事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做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汨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弼时镇李家塅村,农机正在收割稻谷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夏凡)立冬至,汨罗市弼时镇李家塅村的成片田野里,一台台农机在金黄稻田里来回穿梭,颗颗饱满稻谷顺着出谷口涌入运输车中。村党总支书记周国光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满脸欣慰:“这两天合作社的优质稻全部收割完毕了!亩产可到900斤,是个丰收季!”
李家塅村有2100多亩耕地。今年,该村通过支部引领,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推进耕地整村流转。村里4名种粮大户被纳入合作社,集中流转了1800多亩耕地,早稻种植杂交稻,晚稻种植优质稻,亩产都达到900斤左右,并带动了当地50多名闲置劳动力就业。
李家塅村农机穿梭,稻谷入仓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周国光表示,晚稻收割完毕后,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近年来,汨罗市通过推行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双引双带”模式,全面推进耕地整村流转,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7.2万亩;预计今年年底全市土地有效流转率达到70%,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不断巩固产粮大县地位。
一审:张 咪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一习话·迈向“十五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心相近|中埃携手,书写文明互鉴新佳话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联播+|以文明之桥 促中外相知
摘牌减负里的作风建设新成效(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主播说联播丨习近平主席接连两场会见,传递哪些重要信息?
加强经验交流 续写友谊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二十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引发两国人士热烈反响
下载APP
分享到